• 人生就是博

  • 江苏文化产业发展迅速 综合实力跃居全国第二

    2015年11月23日

      作为有着深厚文化历史底蕴的经济发达省份,江苏文化建设曾受困于有高原无高峰、大而不强、影响力不能跻身第一方阵等多个难题。可喜的是 ,“十二五”期间,这些难题被一一击破。思想理论领域的江苏精神 、文艺创作的江苏制造、资本市场的文化苏军 ,沉甸甸的作品 、光灿灿的荣誉、实打实的数据,都力证了江苏已实现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历史性跨越 ,实现了江苏“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文化建设发展目标。

      紧扣文化主心骨,

      构筑两个高地

      “十二五”以来,江苏紧扣文化建设的主心骨,着力构筑思想文化建设高地和道德风尚建设高地 ,增强做好各项工作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

      “江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一方热土,也是‘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首次提出地。从‘全面小康社会’到‘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丛书》到《“四个全面”研究丛书》 ,江苏实现了理论和实践双丰收 、双推进 。”《求是》杂志社社长李捷的评价,勾画出江苏近年来社科理论建设硕果累累的喜人局面。

      2014年9月 ,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下设15个研究基地。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起,江苏便先后打造了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中心等研究平台 ,推出了大量重量级成果 。我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年度项目立项连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立项数和资助经费总额均创历史新高。

      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首先要牢牢抓住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去年,江苏省委中心组集体学习由双月学改为每月学。每年100余期省管干部轮训班 、部省属高校书记(校长)培训班、社科期刊负责人研修班……各级各类培训班组织学员分专题分领域开展学习,着力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

      一手武装“关键少数”,一手夯实“广泛基础”。数以万计的社科工作者活跃在理论宣传一线,打通党的创新理论走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南京的“市民讲堂”、泰州的“百姓宣讲团”、常州的“道德讲堂”等理论普及品牌集中涌现。10月底,省内外24家单位共同组建“紫金讲坛联盟”,推进实现讲座信息资源共享。

      推动社会发展的精神力量也逐渐显现:2月底,每3年评选一次的“全国文明城市”名单揭晓,江苏3个城市新当选全国文明城市,共计8个文明城市,位居全国第一 。江苏在全国率先开展未成年人“八礼四仪”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从孩子抓起,塑造新一代“雅童”。在持续深化文明村镇、文明户等创建活动的同时,从2012年起 ,在全省组织开展了“江苏最美乡村”推选活动 ,“江苏最美乡村”创建已成为我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响亮品牌 。

      精品生产高峰崛起,

      文化惠民精彩嬗变

      “十二五”以来,江苏的文艺精品创作进入“爆发期”,多个艺术门类集群发力,一批“江苏制造”的优秀作品享誉全国,成为令业界瞩目的“江苏现象”。

      毕飞宇《推拿》 、苏童《黄雀记》先后获得“茅盾文学奖” ,刷新江苏文学新高度;顾芗凭借《顾家姆妈》摘下我省首个“梅花大奖” ,歌剧《运之河》在第二届歌剧节上连夺七项大奖 ,话剧《枫树林》捧得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大奖,影片《白日焰火》荣获柏林电影节金熊银熊双奖……江苏文化 ,展现出惊人的爆发力。

      纵观佳作,挖掘传统资源,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转化为当下的文化创造力,是一大亮点 。歌剧《运之河》在展现运河这一中华民族伟大创造的同时,留下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历史镜鉴,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原创音乐剧《锦绣过云楼》,则以2.16亿元过云楼藏书回归江苏切入过云楼百年风雨,既有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有文人风骨的坚韧气节。省演艺集团总经理柯军说,艺术生产就要更多推出有筋骨 、有道德 、有温度的优秀文艺作品,讲好江苏故事 、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 。

      既要“布点”,也要“扩面” 。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普惠性 ,江苏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并经历着从“有”到“好”的精彩嬗变。国家一级图书馆 、文化馆 、博物馆总数居全国第一,有线电视用户总数、平均入户率分别位居全国各省区市、各省区第一 ,省级无线公共服务节目实现了对全省95%以上地域的良好覆盖。南京博物院非遗馆,除了每周一休息日,免费看戏天天有。

      文化惠民 ,既要雪中送炭 ,更要让文化在基层生根发芽 。这两年,我省在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文化产品力度的同时 ,更重视文化在基层的自我造血功能 。没有围墙的“梦想剧场”越来越受到百姓欢迎,泰州的“百姓大舞台”、无锡的“激情周末”等文化品牌,极大地调动了全民参与文化的热情 。南京市建邺区“精彩365、快乐每一天”文化演出进社区活动,成为社区居民的最爱。该区每年安排365万元社区文化专项活动经费,一天一万元,确保平均每天一场群众文化活动在社区开展。

      文化产业爆发式增长,

      实力跃居全国第二

      从3%到5%,我省文化产业占GDP比重 ,实现了不起的跨越——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 ,为我省绿色发展 、科学发展再造了一架新引擎 。2014年我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3000亿元 ,提前一年完成目标。

      创新驱动、嫁接科技 、借力金融、深度融入国际市场……我省文化产业在“十二五”期间实现爆发式增长,文化部等部委联合发布的2014中国文化产业指数显示 ,江苏文产综合实力已经从2013年的第六位跃升至第二位。

      刚刚闭幕的2015“紫金奖”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共收到来自中、美、法 、德等国家的参赛作品1.6万件,所有入围作品都免费进行版权登记,并为作品落地孵化 、转让交易提供便利。“紫金奖”已经成为全球文化创客施展才华  、创新创业的平台。今年4月 ,我省下发文件 ,提出以创新、跨界、融合思维谋划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到2020年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增加值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25%,建成创意设计强省。

      继凤凰置业、凤凰传媒之后,江苏广电有线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于今年上半年在上交所鸣锣上市,龙虎网、镇江文广农贷在新三板挂牌,幸福蓝海 、江苏可一、慈文传媒的上市申请已获证监会受理等待审批,资本市场文化苏军已初见雏形 。在无锡,当地最大的轧钢厂雪浪初轧厂蝶变为中国一流电影工业科技基地 ,2年完成200余部影视剧拍摄和制作 。18家文化科技产业园 、23家重点文化产业园区 、80家重点文化科技企业组成了江苏的文化产业第一方阵 ,金融和科技为文化产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双翼 。

      越来越多文化企业走向海外。去年7月,凤凰传媒集团以8500万美元并购美国PIL出版公司,实现了中国出版业迄今以来最大的一次跨国并购 ;无锡歌舞剧院创排的舞剧《绣娘》在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商演 ,上座率90%  ;盐城杂技团的《猴·西游记》在美国林肯中心连演27场,创该中心单一剧目演出的最高纪录

      

    来源(人民网) 作者(佚名)

    人生就是博集团(www.sdluoxiang.com)

  •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