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就是博

  • 能源互联网建设不断加快 有望“井喷”式发展

    2016年9月13日

      当前,我国面临着新能源革命和能源市场化改革的迫切需求 ,能源互联网建设不断加快。在8月31日举办的2016中国能源互联网峰会上,国家能源局宣布成立国家能源互联网产业及技术创新联盟。专家表示 ,作为一种新兴业态,能源互联网建设一旦铺开 ,由于其强大的内外驱动力 ,“井喷”式发展局面必将出现。

      发展前景渐清晰

      近年来,随着新兴能源技术与物联网、大数据 、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深度融合,使得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前景不断清晰,能源互联网越来越被广泛地认为是实现未来能源革命的重要技术支点。

      当前全球能源发展受到消费结构和技术发展的双重驱动 ,不少发达国家开始了能源互联网探索实践,并取得了突出成效。我国自今年年初国家发改委 、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和多个配套文件以来,部分能源企业 、IT互联网企业和制造企业 ,已经在商业上开始了前瞻性的探索和试点,希望能够提前抢占产业制高点。

      埃森哲全球副总裁丁民丞

      “尤其是传统能源企业,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向消费行业学习 ,考虑能源消费的客户体验与交叉销售的结合。”埃森哲全球副总裁丁民丞接受采访时说 ,数字化在能源领域已经演变成为行业颠覆和革新的核心动力之一。“未来,数字化的能源平台  ,是企业开拓能源互联网市场必需的技术手段和能力。”

      能源互联网为企业优化转型方向提供了新的机会 。不少企业高管告诉记者,具有互联网特征的新兴能源服务商将对产业链现状带来颠覆式的冲击,不仅可以提供B2B 、B2C的能源服务,还将借此平台延伸至相同的行业,比如说家居 、零售行业 ,创造价值更大的市场。

      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史玉波

      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 、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史玉波指出 ,“十三五”期间将积极构建智慧能源系统,推进能源与信息等领域新技术深度融合,统筹能源与通信 、交通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建设“源-网-荷-储”协调发展、集成互补的能源互联网。“未来5年,能源互联网行业发展预计将保持18.5%的增长率,成为改革创新发展的强劲引擎之一。”史玉波说。

      据埃森哲预测,到2020年,中国能源互联网总的市场规模将超过9400亿美元。

      企业准备仍显不足

      当然,能源互联网产业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能源互联网的具体概念和内涵,有待于通过进一步探索和实践达成广泛共识。相关的改革措施和支持政策有待于进一步落地明确 。技术手段也有待于不断提升,探索建立商业模式,也有待于市场进一步检验。

      这种情况下 ,不少企业虽然对能源互联网的转型事务与国家政策引导方向总体保持一致,但是优先选择的都是谨慎、笼统的策略,战略战术准备不足 。记者采访中发现,数字化和管理短板 ,阻碍了企业向能源互联网迈进,不少企业负责人表示,公司的数字化运用能力仍然比较薄弱,主要原因是缺乏整体的数字化战略 。

      对此,丁民丞认为,中国企业急需增强的技术领域主要在三大方面:

      第一是基于数字化技术的能源业务平台;

      第二是用于分布式能源区域的智慧用网技术;

      第三是集中式的传输系统智能化 。

       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巡视员范必

      相对于其他行业与互联网结合的顺风顺水 ,人们普遍感觉能源和互联网的融合困难重重 。“人生就是博现有的能源制度安排还不太适应能源跟互联网之间的这种衔接,包括产业集中度、所有制结构、流通材质体系等 。”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巡视员范必说,人生就是博能源供给的主体还是比较少,比如油气和电力方面。在这种情况下,最重要的要素──价格是失灵的 ,能源自由流通也受到限制,所以互联网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当前,我国对于能源的管理实行总量控制,在能源生产和消费端都有各种指标控制,还有各种审批,而对于自然垄断行业的监管又比较薄弱 。“互联网改变世界,但没有改变中国能源 。”范必指出,要突破这点,能源属性必须要回归一般商品,增加供给,放开价格 。同时 ,政府要监管好垄断企业,对于其他企业的生产和交付也需要进一步放开。

      技术标准化是突破口

      标准化是能源互联网大规模发展的需要。《指导意见》提出  ,到2018年要建立一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试点示范项目,初步建成能源互联网技术标准体系 ,形成一批技术规范标准 ;到2025年要初步建成能源互联网产业体系,形成较为完备的技术及标准体系,推动实现国际化引领实践能源互联网的发展。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常务副理事长杨昆

      “由此可见,规范统一的标准体系 ,是支撑能源互联网发展的基本条件 ,是实现能源互联网复杂系统建设的重要保障。”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常务副理事长杨昆说。标准化是能源互联网技术特点的内在需要。能源互联网是互联网与能源生产、能源传输 、储能、能源消费与市场的深度融合,覆盖很多专业领域 ,要发挥能源互联网的作用,必须要打通各个环节的通道,实现设备互联、信息互联、业务互联,要实现这些环节的互联,前提是要统一标准。

      更重要的是,标准化也是我国抢占国际能源互联网行业领导地位的有力“武器” 。能源互联网是一个新兴产业 ,各国都在研究相关技术和标准 ,德国2008年就出台了智能电网标准 。“我国以前总是跟着别人走 ,采用国际标准 ,但是人生就是博在智慧能源方面有人生就是博的优势,项目进展很快 。”杨昆表示,人生就是博要主动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甚至主导国际标准,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杨昆透露,当前能源互联网的标准建设已具备坚实的条件,智能电网、电动汽车的标准体系都在逐步建立 ,相关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也已提出 。“中电联将在今年10月发布一批标准 ,以满足市场的要求和能源互联网的需要 。”

    来源(新华社) 作者(佚名)

    人生就是博集团(www.sdluoxiang.com)

  •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