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就是博

  • 新消费政策红利加码 专家:未来五年文化产业产值将超3万亿

    2017年4月3日

      多个政府部门和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 ,我国消费升级趋势明显 ,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趋缓的同时 ,中高端及以上的商品消费持续上升。《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今年有关部门将采取多项措施促进居民消费扩大和升级,包括增加消费领域特别是服务消费和绿色消费有效供给 ,开展加快内贸流通创新 、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消费专项行动,推动实体店销售和网购融合发展等 。

      据悉,“降速增质”或成未来中国消费的重要特征。阿里研究院发布的《品质消费指数报告》显示,2016年全年阿里零售平台中高端消费总额达1.2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国人2015年全年境外消费总额 。报告对比了最近五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和阿里品质消费指数的增速,发现两者呈现此起彼伏的“X”形交叉曲线 。由于总体规模的不断扩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呈现趋缓,五年间增速下降了5.3个百分点,而阿里品质消费指数的增速则从五年前的26.8%,增长到去年的34.4%,上升了7.2个百分点。

      今年前两月,虽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0.7个百分点 ,但升级类消费增长仍延续了较快的势头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一是网上零售继续保持快速增长,1至2月 ,全国实物商品网上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5.5%,增速比上年同期略有加快,高于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6个百分点 。二是消费升级类相关商品增速加快 。三是旅游、电影等娱乐休闲体验式消费旺盛 ,春节期间全国实现旅游总收入4233亿元 ,同比增长15.9% 。四是信息消费高速增长 ,春节期间移动互联网流量消费25901万G ,同比增长一倍。

      阿里研究院报告指出,原创、智能、绿色 、精致、全球化 、体验是未来品质消费的六大趋势。业内分析认为 ,上述领域蕴含着万亿级规模的商机。

      以正在成为消费新热点的智能消费为例 ,去年“双十一”,阿里零售平台的智能消费占比已从2012年的1.6% ,提升到2016年的7.4% 。据艾瑞咨询等第三方机构报告预测,到2020年,应用于健康医疗领域的智能可穿戴设备,以及各类智慧家庭硬件产品的渗透率将大幅提升,会促使相关行业进入爆发期,整体市场规模也将快速突破万亿大关。

      腾讯旗下产业趋势研究机构企鹅智库等第三方机构认为,以智能消费、绿色消费等为代表的消费升级趋势明显,并有望成为我国未来消费领域的主流 。由于消费升级涉及产业众多,并能快速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不仅仅是促成几个规模巨大的产业,更会促使信息产业 、制造业等重点行业的持续发展,进一步优化整个国民经济结构。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2017年,品质消费热点将持续,随着消费者价格敏感程度逐步走低,对商品性价比更加关注,更追求有品质的生活,对于知名品牌和质量好的商品需求上升 ,这些将成为消费升级的重要指向。此外,一些功能 、外观设计有创新的产品也会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

      经济学家马光远表示,新技术引发的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 ,诞生了新型消费。新消费的领域,将主要集中在文化、旅游、教育 、医疗、健康、养老、信息等领域,具有个性化、时尚化、品质消费和体验的特征 。马光远表示,未来五年 ,新型消费增长将超过40%,影响到5亿人左右。其中,文化产业产值将超过3万亿元 ,信息消费规模达到3.9万亿元,健康产业产值将达到8万亿元。

      多位专家表示,目前供给结构和消费需求结构之间的不匹配,制约了消费潜力在国内的释放。因此,政策方面要提供相应保障,今年我国将采取多项措施促进消费升级 。

      根据国家发改委2017年的工作计划,一方面,将持续推进“十大扩消费行动”,顺应消费需求变化新趋势 ,以改革创新增加消费领域特别是服务消费和绿色消费有效供给,保持消费平稳增长 。此外 ,还要积极发展医养结合、文化创意、全域旅游等新兴消费,支持社会力量提供教育 、文化、养老、医疗等服务 。促进数字家庭、在线教育、虚拟现实等信息消费。开展加快内贸流通创新、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消费专项行动 ,推动实体店销售和网购融合发展等 。

      《经济参考报》记者还从商务部获悉,今年将推出包括继续实施餐饮 、住宿 、家政、家电维修 、美容美发、洗染、沐浴、摄影等八大居民生活服务业转型行动计划,出台更有利于推动家政、大众餐饮、社区便利和农村生活服务等措施,大力推进电子商务进社区 ,开拓中高端和个性化生活服务消费市场等 。此外 ,还将进一步鼓励跨境电子商务、进口商品直销、汽车平行进口等新型贸易方式,畅通消费品进口渠道 ,扩大免税消费等政策 ,吸引境外消费回流 。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佚名)

    人生就是博集团(www.sdluoxiang.com)

  •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