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就是博

  • 一带一路”建设预计可催生1.5亿吨钢铁需求增量

    2017年10月23日

    必和必拓日前推出“一带一路与大宗商品”研究报告的第二期,聚焦钢铁行业。报告在其搜集的2000多个与“一带一路”倡议相关的项目中筛选出大约400个核心项目,这些项目总投资高达1.3万亿美元,将催生大量对于建材和设备的需求 ,从而直接或间接地拉动钢铁需求 ,预计可催生多达1.5亿吨的钢铁需求增量。

    基础设施项目仍是重点

    “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仍是基础设施建设。必和必拓的研究显示,电力、铁路 、油气管线和其他交通项目占“一带一路”总投资的70%。

    亚洲开发银行预计,仅就亚洲地区而言 ,到2030年便需要在基础设施领域投资高达26万亿美元。这意味着,每年的投资金额将达到1.7万亿美元 ,是当前预计实际投资额8810亿美元的两倍多。而基础设施投资的缺口(即当前投资水平与投资需求之间的差异)相当于该地区预期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4% 。如果不将中国纳入计算范围,这一缺口比例将占到预期GDP的5%。

    除基础设施之外,必和必拓的研究还表明,其余30%的“一带一路”相关投资都将被投入到新兴经济区、工业园 、炼油厂 、汽车制造厂和公共建筑领域中 。

    上述投资项目将催生大量对于建材和设备的需求 ,从而直接或间接地拉动钢铁需求。“一带一路”项目预计可催生多达1.5亿吨的钢铁需求增量,其中80%将用于建筑结构与钢筋混凝土中,其余20%则将会用于机械制造及其他设备生产。如果平均分配到10年期内,相当于每年1500万吨的钢材需求增量,“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年均钢材需求的3%~4%。这是可观的增量,相当于2011年以来本地钢铁需求增长率翻番 。

    影响中国钢铁产业

    “一带一路”参与国年人均钢铁消费强度为130公斤,远低于中国及发达国家的水平。此外 ,“一带一路”参与国国内炼钢产能大多不足。其中,仅有10个国家为钢铁净出口国,其他国家均在一定程度上依赖钢铁进口。超过20个国家不具备任何钢铁冶炼能力 。

    基于上述情况,物美价廉的建筑钢材和设备是发展项目中关键的投入;而中国供应商在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减少贫困并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方面占据优势地位 。因此,“一带一路”项目的钢铁供给需求及由此所带动的更广范围的经济增长,都将直接或间接地促进和支撑中国钢铁出口量的增长。这也将有助于中国钢铁生产在未来十年内能够维持高速稳定地运行。

    必和必拓此前的研究认为 ,中国的钢铁存量将会翻番。现阶段,中国的人均钢铁存量约为6吨 ,而这尚未达到峰值,峰值最有可能会出现在下个十年中期。必和必拓预计的年增长率接近1%。尤其是中国2017年6月的年化钢铁产量达到了8.91亿吨,上半年的钢铁年化产量则为8.46亿吨 。这两个数据均高于曾在2014年创下过的最高年产量纪录8.23亿吨。

    必和必拓认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意义远不止于一个个投资项目。在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再次重申,“一带一路”建设对于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各国内生发展动力 、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有利于推动经济全球化向包容普惠方向发展 。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中国通过推动“一带一路”倡议 ,引领全球化踏上普惠性发展之路,以实际行动为全球化进程带来机会及保障。


    来源(国际商报) 作者(佚名)

    人生就是博集团(www.sdluoxiang.com)

  •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