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就是博

  • 新能源汽车 :别把政策当作逃避市场竞争的借口

    2019年9月10日

    “政策不能左右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在今年的泰达论坛上 ,类似的观点被不少与会嘉宾提及。在新能源汽车补贴大幅退坡甚至即将退出市场之时,这个10年前随补贴诞生的观点直到今天仍然被行业所关注 ,不由得令人担忧,新能源汽车市场难道还要靠政策决定技术路线吗?

    其实,冷静下来不难发现,之所以此次论坛上很多嘉宾提出这一观点,并不完全是由于政策或者补贴直接导致的,而是行业内或多或少出现了曲解政策的意思。今年以来 ,氢燃料电池汽车大热,投资密集 、新建产能 、车辆推广……各方的热情可谓空前高涨。但实事求是地看 ,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技术还没有成熟到可以大规模应用阶段 ,国家的相关政策主旨仅为引导技术研发而不是大面积市场推广。尽管在当前的补贴政策中 ,对氢燃料电池汽车的补贴并未像纯电动汽车那样大幅退坡,但这并不等同于政策摇摆不定、政府鼓励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而不再支持纯电动汽车了。事实上,过去10年间 ,氢燃料电池汽车一直与纯电动汽车共同出现在补贴政策中 ,只不过由于技术尚未成熟、研发难度系数又大 ,因而尽管有高额补贴 ,在市场层面并未产生太多反响。今年出现的氢燃料电池投资热主要是因为资本提前入场,以便在未来的新兴市场先发制人、抢占一席之地,但这并不表示政策放弃纯电动汽车路线了 。

    正如财政部经济建设司一级巡视员宋秋玲在此次泰达论坛上所言 ,国家坚持纯电驱动的政策导向没有变 ,氢燃料电池和纯电动是互补、共存,而不是替代的关系 ,企业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氢燃料电池作为纯电动的一种形式 ,政策在鼓励并推动其技术进步的同时,管理部门也提出技术尚未成熟到大规模推广的阶段,企业要冷静面对 。企业可以为抢占未来的市场提前做技术储备 ,但此时大规模投资、量产甚至市场推广的确为时尚早,这恐怕也是业内人士呼吁别让政策左右技术路线的原因。

    事实上 ,随着补贴的退坡 、影响力的逐步减弱,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在回归理性,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将长期共存、共同发展的理念正在成为共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 ,也在探索不同的技术路线,既有纯电动 ,也有插电式混合动力、增程式纯电驱动 、燃料电池 ,还有甲醇汽车在一定区域内尝试市场推广。作为补贴接力棒的“双积分”政策 ,在修订版的征求意见稿中还提出了“节能汽车”的概念,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政策鼓励多种技术路线并行的思路 。在汽车领域的节能减排道路上 ,节能汽车将发挥重要作用,目前政策采用的是结果考核机制,没有强行规定必须采取哪种技术形式,这就使得各种具有节能效果的技术可以并存。从这点上看,政策正在逐步减少对技术路线的影响。

    反观那些高喊政策在技术路线上不能摇摆不定的企业,其实有一部分严重依赖政策发展 ,甚至有的企业企图钻政策空子、借政策牟利 ,而非完全依靠自身技术能力和产品实力开拓市场。因此 ,一旦政策不再持续给予某种技术有力的补贴,这些企业和其产品也就失去了竞争力。在行业发展过程中,但凡患上“政策依赖症” 、不重视消费者需求 、不走市场道路的企业注定会在市场竞争中淘汰。政府出台支持政策的目的是鼓励先进技术进步及加快市场推广,而不是让企业一味跟着补贴走,更不是让企业钻空子牟利 。如今,当行业政策走向理性 ,政策之手逐步让位给市场之时,企业发展必须要靠市场而非政策 ,要有自己的判断力和定力 。只有真正摆脱对政策的依赖 ,增强内生的发展动力,用技术和产品实力赢得市场,企业才有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来源(中国汽车报) 作者(中国汽车报)

    人生就是博集团(www.sdluoxiang.com)

  •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