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就是博

  • “备考”碳中和 :如何推动能源变革?——院士专家共议中国能源低碳转型

    2022年8月30日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对世界的庄严承诺,也是中国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中国 ,该如何打好这场攻坚战 ?

    为实现我国“双碳”目标,加快建设能源强国贡献智慧与力量——8月19日,“绿色低碳·能源变革”国际高端论坛在京召开。近20名两院院士 ,以及来自国内外的知名学者、能源公司和行业协会专家代表,围绕全球及我国能源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中的热点 、重点、难点问题 ,分析机遇挑战,谋划战略布局,探索发展路径,提出政策建议。

    论坛共分为“全球及中国能源低碳转型路径”主论坛,以及“油气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与科技创新”“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展与科技创新”“石化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与科技创新”3个专题分论坛。论坛由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石油集团和中国工程院化工 、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联合承办。

    把握“立”与“破”:勇当能效“领跑者”

    “双碳”目标下,能源行业是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如何把握好能源领域“立”与“破”的关系,成为重要议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集团董事长戴厚良作题为《绿色低碳背景下的中国能源安全与发展战略》主旨演讲

    “能源化工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实现能源事业高质量发展、处理好‘发展’与‘减碳’的关系至关重要。”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石油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戴厚良表示,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能源的支撑,大变局下提升我国能源安全保障能力至关重要。能源活动是影响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 ,“双碳”背景下谋划好能源发展战略、把握转型节奏。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能源领域推动科技创新 、发挥支撑当前引领未来作用至关重要。

    “在维护能源安全的同时,人生就是博努力成为能效‘领跑者’ 。始终坚持先立后破,积极发展新能源,发挥新能源清洁化 、可替代 、自给丰富的优势,能源企业必须坚定不移树立起绿色低碳发展的鲜明导向。”戴厚良表示,作为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和国际著名的综合性能源与化工企业,中国石油秉持“绿色发展、奉献能源,为人民幸福赋新能”的价值追求 ,不断提高清洁能源供给能力和质量 ,谱写“我为祖国献石油”的新篇章。着力增强油气供给,勇当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压舱石” 。着力发展化工新材料 ,努力成为世界一流高品质化工材料供应商。着力强化创新驱动,勇当能源与化工原创技术的“策源地”。着力推动绿色发展,勇当推动能源转型和“双碳”目标实现的“主力军”。

    能源转型:须以保障能源安全为前提

    “能源转型比人们想象的更复杂且更具挑战性,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增加全球能源危机、经济衰退 、社会动荡等风险。”国际知名能源学者,标普全球副董事长丹尼尔·耶金表示 ,能源转型的根本目标是降低排放量,最终实现净零排放 。管理碳排放是能源转型的关键,而石油和天然气将继续在能源转型中扮演重要角色。

    “实现能源转型须以保障能源安全为前提。”丹尼尔·耶金表示 ,中国对能源安全非常重视,中国石油也一直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为己任。供应安全与低碳息息相关 ,两者缺一不可,如果没有能源安全 ,就不可能实现能源转型,因为在能源不安全的情况下进行能源转型会造成极大的破坏。展望未来,石油和天然气依然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 ,油气行业应运用其强大的运营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全球能源转型探索新的解决方案 。

    “绿色低碳·能源变革”国际高端论坛现场。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杜祥琬表示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实施节约提效 、能源安全、非化石能源替代、资源循环利用、再电气化 、固碳、数字化、国际合作八大战略,并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打造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构建以新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 、持续推进电气化和深度脱碳技术攻关 、提高交通领域电气化、突破绿色建筑关键技术、制定碳移除行动方案、完善碳交易制度八大抓手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

    技术赋能:石化行业正进入由大转强的关键期

    多位专家指出 ,全球用能方式在低碳化推动下正在发生变革。那么,科技在减碳中的作用有多大 ?

    杜祥琬认为 ,我国碳排放量基数大 、碳达峰到碳中和时间短,必须以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支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下的碳中和。健全绿色低碳科技创新体系,建立科技创新联合体,鼓励产学研用联合攻关 ,健全低碳技术标准体系 ,建设低碳能源数字化发展的数据中心 。

    “科技创新将为‘双碳’目标下的石化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发挥支撑引领作用。”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在库提出,“双碳”背景下石化行业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油品需求结构调整变化 、石化过程低碳化与电气化 、多能互补与流程再造 、石化产品高端化发展等。石化行业重要科技发展方向包括 :发展分子炼油,突破重油加工 、油转化 、炼油产品高值化技术;开发绿色低碳化工 ,突破新反应新过程 ;发展高端化工材料,聚焦合成材料高性能化 、高值化、可降解属性 ;发展节能新技术,突破节能降耗分离材料与工艺;发展循环化工 ,突破塑料循环利用 、源头设计 ;开发二氧化碳技术,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开发绿氢、生物质、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推动绿氢炼化发展;发展人工智能,助力炼油和化工实现智能制造等。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石油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孙龙德提出,全球气候变暖加剧,油气在全球能源结构中仍将占主体能源地位 ,油气生产向绿色低碳发展,能源安全在油气转型发展中的地位更加凸显 。亟须围绕加快陆上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开发、新一代大幅提高采收率技术、海洋油气勘探开发 、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四大领域,加快推进智慧油气田技术、超级盆地多资源多能源绿色协同 、新一代工程技术与装备 、油气区二氧化碳捕集地质利用与埋存等核心技术创新。未来油气行业肩负能源安全保障 、稳油增气和绿色低碳三大使命。

    “绿色低碳成为全球发展趋势 ,传统发展模式亟待转型升级 ,我国石化行业正进入由大转强的关键时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秘书长陈建峰说,推动石化工业高质量发展,必须以高质高效 、低碳低耗为目标。要加大能效提升 ,推进生产过程减碳;要大力调整用能结构,推进产业源头减碳;要加大产品循环利用 ,推进市场消费减碳 ;要加大资源综合利用 ,推进产业末端减碳;要推进煤化工与关联产业融合多联产发展,降低碳排放。用创新科技切实推动石化绿色转型发展。

    寻求最优解 :低碳清洁化是大势

    新能源快速发展的过程 ,也是传统能源探索新路径、寻求新突破、找到新场景的过程。

    新能源与传统能源融合发展的主要目的是提升能源转型质量,缩短能源转型时间,促进区域能源协调发展 ,促进化石能源之间 、新能源之间、化石能源与新能源之间的最佳组合 ,寻求“少用碳、少排碳、利用碳、不排碳和碳循环”路径的融合发展 。

    在清洁能源替代过程中,电力发展成为其中焦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华能集团董事长舒印彪表示 ,能源电力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新型电力系统自身将成为零碳电力系统,从电力生产侧和能源消费侧两端发力推进能源转型 ,是支撑全社会高度电气化、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平台。新型电力系统电源结构优化要着力研究中长期用电需求,逐步提高新能源发电占比 ,丰富形态与功能,实现电力系统高度智慧化。

    来源(国家能源局) 作者(国家能源局)

    人生就是博集团(www.sdluoxiang.com)

  •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