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就是博

  • 证监会:异常交易行为与程序化交易风险影响市场稳定

    2015年8月3日

      8月2日 ,中国证监会有关负责人就加大异常交易行为监管问题接受了《证券日报》记者的采访 。负责人介绍 ,近期,沪、深证券交易所 ,中金所在日常监控中发现 ,一些个人和机构账户存在盘中连续拉抬或打压中石油 、中石化等权重股,尾盘大额集中抛售股票等异常交易行为 ,扰乱市场交易秩序,造成投资者误读误判,跟随交易。不排除有人故意引发市场恐慌性下跌,制造差价从中渔利。同时 ,在股市异常波动期间,一些具有程序化交易特征的账户参与其中 ,频繁报撤单,少数账户委托撤单比超过80% ,干扰正常价格信号 。

      “在市场初步企稳但情绪较为敏感的情况下,一些账户的异常交易行为与程序化交易风险相叠加,严重影响市场稳定。”负责人说。

      为维护市场秩序 ,保护广大公众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沪、深证券交易所依据交易规则  、证券异常交易实时监控细则、纪律处分和监管措施实施办法等规定,分两批对存在异常交易行为的34个证券账户采取了限制交易的措施。中金所进一步明确市场异常交易行为认定标准并加强市场监管 ,采取市场化手段限制报撤单频率。

      “交易所针对当前影响市场稳定运行的异常交易行为 ,及时、果断采取行动,这是完全必要也是依法合规的。”负责人说。

      他同时称,需要说明的是,程序化交易虽然在正常情况下可以增加市场流动性,提高定价效率,但也有助长投机交易、影响市场稳定的消极作用,容易带来技术风险和操作风险 ,过于追逐短线趋势会加大市场波动,特别是市场异常波动如果与程序化交易形成循环反馈,将形成系统性风险 。如果程序化交易手段用于操纵市场,可能带来灾难性后果。

      负责人同时介绍,近年来,各主要市场监管机构纷纷加强对程序化交易的监管。如美国证监会发布了程序化交易市场接入规则和综合审计跟踪规则,提高了资本金监管要求,增加信息透明度,实行流量控制,对不适当行为采取暂停交易措施。欧盟出台了以限制高频交易为重点的监管指令。德国2013年制定了《高频交易法》,对通过大额报撤单、系列报单 、隐匿报单或虚假报单等影响其他市场参与者、改变市场趋势的行为进行重点监管。该法案还规定,当市场波动较大时,可及时终止相关程序化交易;对频繁报撤改单的行为,要收取额外的费用 。

      相较而言,我国资本市场还处在新兴加转轨阶段,发展程序化交易尤应审慎,特别要警惕程序化交易与异常波动、操纵市场叠加的风险。2013年光大证券“8·16”事件发生后 ,证券、期货交易所已经开始完善业务规则,在异常交易的认定和监管中关注程序化交易风险。从近期的市场情况看 ,监管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规则还需要抓紧完善,行之有效的做法要及时上升到行政规章。

      “当前,股票市场企稳,流动性危机已经基本缓解的局面来之不易 ,应当倍加珍惜 。”负责人说,证监会将继续把稳定市场、稳定人心、防范系统性风险作为工作目标 ,依法维护市场秩序,切实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 。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佚名)

    人生就是博集团(www.sdluoxiang.com)

  •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