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就是博

  • 这里写上图片的说明文字(前台显示)180 50px

    行业新闻

    中国外贸从大进大出到优进优出

    来源:中国网 | 作者:佚名 | 2015年4月7日() |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按照李克强总理的讲话精神实质来领会 、理解,“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发展战略在历史上曾让中国千千万万个企业得到了“第一桶金”。这些企业从国外进口原材料 ,在国内完成加工后再向国外销售产品,从而将生产过程的“两头”都放在国际市场 ,通过“大进大出”,积累了一定的财富。这是传统的“待料加工”,中国成为世界“加工厂”。这种模式,其实许多企业很早就看清楚了不可忽视的一个大问题,那就是丰厚的利润更多地集中在“前头”的研发和“后头”的销售,赚的不过只是个“打工者”的微薄利润,想要做强做大做好提升利润,则很有局限性。

      因此,李克强总理站在全球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和中国经济发展的新起点上 ,明确提出了中国外贸要从“大进大出”转向“优进优出”的这个关乎中国企业生存命运和发展前途的重大命题。所谓的“优进”,就是从中国的长远和根本利益出发,根据国情,有选择地进口紧缺先进技术 、关键设备和重要零部件。而所谓“优出”,就是不仅要出口高档次 、高附加值产品,还要推动产品 、技术 、服务的“全产业链出口”。这是从传统几十年形成的“大进大出”格局,走向现代迫切需要的“优进优出”的根本要求 ,也是中国企业生存的必然选择和发展趋势的吸引 。中国外贸模式的彻底改变和继续推陈出新,见证了中国政府的责任担当,中国制造让“世界工厂”这个窗口更明亮,更具有惠及性。

      近年来,中国装备制造出口增速 ,远远高于其它消费品的出口 。以2014年为例,铁路出口的增速更快一些 ,超过了20%。但从长远看,中国装备出口和国际产能合作,还有更加广阔的开拓空间。如果将“大进大出”真正变成“优进优出” ,中国企业就必须不断提高技术、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 。因此而言 ,中国企业应抓紧实现转型升级,中国政府也应强化简政放权理顺体制机制,为企业提供更多的便利,同时注重监管职能的落实。唯有如此 ,中国外贸才能获得更多的世界市场经济份额 ,进而也让来自世界各国的合作方从中获益。这样的外贸,可谓是负责任的、高质量的外贸 ,经济发展双边互助共赢,注定会饱含中国的企业信任与质量安全。

      中国外贸告别“大进大出”年代,迎来了“优进优出”时代,由“世界加工厂”一跃成为“世界制造厂”。一步巨大跨越 ,进一步说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潜力和后劲 ,中国全面深化改革改出了中国企业的进出口质量和声誉,大国的责任担当靠得住。

    12

    上篇 :

    下篇:

    350 45px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庆阳路77号比科新大厦  传真  :  电邮:303235380@qq.com 

    陇ICP备14001663号 人生就是博集团   版权所有 设计制作

  •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