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就是博

  • 这里写上图片的说明文字(前台显示)180 50px

    行业新闻

    全球贸易混战

    来源:国际金融报 | 作者:佚名 | 2015年8月24日() |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 7月 ,中国贸促会相关负责人透露,自今年上半年启动经贸摩擦应对工作以来,已经累计发布了反倾销、技术性壁垒、产品安全等方面的预警信息500多次

      ● 当各国经济纷纷陷入通缩环境 ,出口贸易在经济中的比重就会自然上升,大家都想方设法地遏制对方出口,进而占有对方的市场,就会给对方国家的企业带来压力

      与经济周期的波动相同,全球的贸易战争似乎也陷入了周期性的循环之中。在如今全球经济普遍低迷,全球产能过剩的环境下 ,欧洲、日本、东南亚、东欧各国都需要最大程度地保护本国生产企业,捍卫自己的国际市场,甚至是打压他国出口产品。

      于是乎,贸易保护主义的思潮又再次复苏。全世界各个国家都纷纷高举反倾销的大旗,不仅中国受到来自欧美市场的攻击 ,美国和欧盟之间也心生裂隙,新兴市场国家之间也互不相让 。全球贸易“混战”正如火如荼地进行。

      而在贸易战的硝烟弥漫下,当前愈演愈烈的“货币战”对全球“贸易战”来说 ,无异于火上浇油 。在美元一枝独秀强势上扬之时,越来越多国家的货币汇率则不断创出历史新低,呈现一种竞相贬值的态势。

      事实上 ,贸易保护主义从来就不是一个陌生的词语 。早在1822年贸易自由主义措施首次被引入大英帝国前后,贸易保护主义就一直是国际经贸往来中的主题。而在金融和经济危机期间,贸易保护主义更容易滋生。

      回顾历史,最初的重大国际贸易冲突发生在上世纪30年代初,当时西方各国为了转嫁危机,纷纷采取货币贬值 、外汇管制 、出口补贴等保护主义政策 ,结果导致严重的贸易战。

      而在如今全球经济复苏缓慢的环境下,这场“贸易战”的周期还远未结束。“然而,贸易战的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对外贸易研究所研究员梅新育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

      “双反”调查复指中国

      对中国各行业的出口企业而言,近期接踵而来的“双反”调查令人疲于应对,其处境可谓是“四面楚歌”。然而,各种各样的“反倾销”调查都是各国行使贸易保护的手段

      美商务部于8月18日发布公告,对原产于中国 、巴西 、印度等8个国家的冷轧钢板发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根据调查日程,美国际贸易委员会拟于9月11日前做出损害初裁 ,美商务部将于10月21日和2016年1月4日前分别做出补贴和倾销初裁。

      近来,美国频繁针对中国进行反倾销调查,这只是其中的一例。8月12日 ,美国商务部对华聚酯薄膜作出反倾销行政复审初裁,确定76.72%的反倾销税。在此之前,美国商务部对华圆锥滚子轴承作出反倾销新出口商复审立案调查 ,调查期为2014年6月1日至2015年5月31日。

    上篇:

    下篇 :

    350 45px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庆阳路77号比科新大厦  传真:  电邮:303235380@qq.com 

    陇ICP备14001663号 人生就是博集团   版权所有 设计制作

  •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