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就是博

  • 这里写上图片的说明文字(前台显示)180 50px

    行业新闻

    在合作博弈中寻求全球贸易新规

    来源:上海证券报 | 作者:佚名 | 2016年5月9日() |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参加《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的16个亚太国家日前结束了在澳大利亚的第12轮谈判 ,并有可能在今年年底完成全部谈判 。一旦相关谈判取得根本性突破,那就预示着全球将诞生一个覆盖35亿人口 ,GDP总量高达23万亿美元的超级自由贸易区,而中国将在其中扮演积极主导性角色。这令任期只剩下半年多的美国现任总统坐不住了 ,一心要将跨太平洋[-1.90% 资金 研报](601099,股吧)伙伴关系协定(TPP)视为任内最重要“遗产”之一的奥巴马随即在《华盛顿邮报上》撰文 ,呼吁国会尽早批准通过TPP ,从而确保由美国来制定21世纪的全球贸易规则。

      虽然奥巴马的表态或者说呼吁在反对党共和党内也赢得了一些支持的声音,然而 ,且不说奥巴马要在任内完成批准TPP程序极有可能是一厢情愿,就是在一向对TPP热情极高且试图将其打造成围堵中国的贸易防火墙的日本,朝野和各种利益团体对待TPP也始终存在诸多分歧。况且,美日在经济、金融与贸易领域也并非铁板一块,美国甚至在日前将日本列为汇率监控对象国,美日之间的结构性矛盾远比外界认为的要大得多。六十多年来有过多次被美国在战略上锁定的痛苦经历的日本 ,又怎么会愿意被长期捆绑在美国的贸易战车上呢?

      从国家之间的利益互动来看,在关乎全球贸易规则变迁的重大问题上,奥巴马要将已是全球超级新兴经济体的中国简单排除在外 ,不仅不明智,而且不现实 。时至今日,中美之间的经济与贸易联系 ,绝不是每年超过5500多亿美元的双边贸易量、双方互为重要的投资目的地,以及中国作为美国重要债权国地位等那么简单 ,而是两国经过这些年来的经济 、贸易、科技与人文交流 ,形成了极为复杂且重要的多维联系 。从另一个视角看,某种程度上代表着既有力量体系的美国与代表着新兴力量体系的中国,通过双边互动及各自建立的体系间的互动 ,共同促进了今日全球经济竞争与贸易变迁的多元格局形成。更何况 ,眼下中美之间还有着极为重要的《双边投资协定》(BIT)谈判 ,且该谈判经过24轮的推动 ,正朝着达成高标准的双边投资协定方向努力。尽管从中美BIT负面清单交换情况看,中国在服务贸易领域将面临较大的开放压力,尤其对金融、电信和专业服务等服务贸易领域将产生较大冲击,但中国也将从双边投资协定中获益良多。因此,中美在将来某个时间节点达成一致,应是大概率事件 。在此背景下 ,美国想要架空对方 ,或将对方置于完全战略对手的地位,绝非理性之举。

    12

    上篇:

    下篇:

    350 45px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庆阳路77号比科新大厦  传真 :  电邮:303235380@qq.com 

    陇ICP备14001663号 人生就是博集团   版权所有 设计制作

  •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