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就是博

  • 这里写上图片的说明文字(前台显示)180 50px

    行业新闻

    新的文化科技成果催生文化产业新业态

    来源:经济日报 | 作者:佚名 | 2016年9月27日() |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公共文化服务启动新模式

      给我一个方舱,还你精彩舞台。作为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项目之一  ,“移动式公共文化方舱系统”通过借鉴国内外航运、铁路 、公路等标准化的集装箱化运输方式和军事上系列化、标准化功能方舱的开发与运用模式 ,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重庆市迪马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总装备部工程设计研究总院等项目承担单位共同研究和设计出了一套符合我国公共文化需求的系列化 、标准化车载公共文化方舱系统 。

      “这个项目是对原来流动舞台车的一个改进。流动舞台车本身是很好的东西,车子无论开到哪,一打开就是一个演出平台 。但是专车专用 ,养护成本还是太高了。现在这个项目就是让车厢和车体分离,只要配备这样一个方舱就可以了,车体可以向物流公司临时租用,这样一来,移动舞台的成本大大降低 。”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司长孙若风介绍道。

      事实上,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亟需基于“互联网+”的科技融合来提升 。“促进文化和服务的落地是现在公共文化的关注重点。”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罗云川认为,在互联网时代,要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性 ,就必须推进科技与公共文化服务的融合,让传统的配给式服务转化为现代化的体验式 、交互式、参与式服务。

      罗云川举例道:针对我国农村现实情况 ,“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数字资源和传播渠道建设”项目提出了文化数字资源使用模式体系、基于云环境构建全国和省两级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数字资源中心、基于内容分发网络等技术构建覆盖面广的资源传输体系等 。同时 ,项目还研制了一点通乡村公共数字文化综合服务平台,利用农村地区现有传播渠道和终端提升农村地区文化互动传播水平 。

      
    “再比如说电子浏览室的新形态。过去电子阅览室里是一排排电脑 ,现在大家获取信息的形态发生了变化,主要是利用手机 。针对此,电子浏览室必须聚焦场景 、聚焦人群、聚焦主题来开展服务 ,同时也需要增加移动化的功能 。”罗云川继续说道 ,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携手东莞图书馆承担了“公共电子阅览室的新形态实现研究”项目,通过综合设计 、技术开发、服务体验等研究与实践,提出公共电子阅览室新形态的实现路径和运营模式 ,促进和带动我国公共电子阅览室的快速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123

    上篇 :

    下篇 :

    350 45px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庆阳路77号比科新大厦  传真:  电邮:303235380@qq.com 

    陇ICP备14001663号 人生就是博集团   版权所有 设计制作

  •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