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就是博

  • 这里写上图片的说明文字(前台显示)180 50px

    行业新闻

    中巴石油贸易步入“多赢时代”

    来源:中国商报/中国商网 | 作者:佚名 | 2017年2月13日() |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巴西石油公司(巴油)与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国开行)以及中石油、中化工和振华石油三家中国石油企业去年12月签署了一系列有关贷款 、贸易等双边及多方协议 。目前,这些协议进展顺利 ,中国与巴西的石油贸易已经进入了多赢时代 。

      在这种合作模式下 ,中国油企、金融机构和外方企业三方相互支持 ,各取所需 ,最终将会形成多赢局面根据协议,国开行给予巴油50亿美元贷款,三家中国油企共计获得每日10万桶、每年约500万吨的十年期巴西原油供应合同。这是2009年在巴西首次合作后,中国石油企业与金融机构又一次强强联手。

      而对于巴西,不仅获得了石油开发的资金支持和稳定市场 ,还在本国成品油市场获得更多的选择。

      2007年以来巴西在其东南部水域发现了盐下层石油 ,估计石油储量或高达700亿桶,被认为是新千年以来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发现。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巴西开发盐下层石油的重要合作伙伴。

      在本次协议中 ,国开行向巴油提供长期贷款。巴油依靠稳定资金支持,可不断增加原油产量,并向中国市场销售 。对巴油来说,有了运转资金用于生产 ,也有了市场保证销售渠道。

      对国开行来说 ,贷款发放给巴油后,后期由中国油企负责还款,不仅还贷方面有保障 ,也促进了中巴两国能源贸易合作。对中国油企来说 ,在中国金融机构的支持下获取稳定的巴西原油资源,对促进中国原油进口来源多样化,分散能源进口风险有重要意义。

      中国的石油公司和金融机构联手的合作模式在全球多个地区都有尝试,包括委内瑞拉 、厄瓜多尔和俄罗斯等市场。

      目前,中国的石油公司走出国门发展业务 ,主要是上游业务的投资经营 ,对整个石油产业链的中下游业务涉及不多 。而壳牌 、BP、道达尔等国际老牌石油公司在全产业链延伸和全球布局方面走在了前面。

      其实,“卖油”到巴西 ,中国石油企业已经迈出了第一步,2015年中石油首次进入巴西市场开展成品油销售业务。2016年巴西的成品油销售市场逐步被打开 ,中石油售出20船货,共计70万吨 ,其中一部分来自中石油中国炼厂,在巴西市场上第一次见到了来自中国的成品油。

      尽管新油田的发现使巴西变成了原油生产和出口大国 ,但是由于其炼化能力不足,成品油长期依赖进口,又是名副其实的成品油进口大国 。此前巴西进口成品油基本来自美国 ,进口来源较为单一,而吸纳中国成品油进入市场 ,也可以给巴西的成品油进口提供多样性 。

      对中国石油企业而言,拉美市场是重要的销售渠道,可以缓解中国石油炼化领域的产能过剩 ,也能帮助炼厂提高利润。

    上篇 :

    下篇:

    350 45px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庆阳路77号比科新大厦  传真:  电邮:303235380@qq.com 

    陇ICP备14001663号 人生就是博集团   版权所有 设计制作

  •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