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就是博

  • 这里写上图片的说明文字(前台显示)180 50px

    行业新闻

    文化产业增加值GDP占比要达8%

    来源:南方日报 | 作者:佚名 | 2017年6月26日() |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日前,《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经广州市人民政府同意 ,开始印发实施 。这意味着 ,接下来关系广州人生活的城市文化将迎来一系列变化 。

    “规划”指出,“十三五”期间广州文化广电新闻事业发展的目标是,到2020年 ,将广州建设成为有文化底蕴 、有岭南特色、有开放魅力、文化综合实力居全国前列的文化强市,构建枢纽型文化网络体系,建设岭南文化中心,培育世界文化名城 。这些目标如何实现?又会对广州市民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

    每8万人将有一座图书馆

    文化底蕴的培养,少不了书香文气。“规划”提出,广州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要取得新突破,高标准建设一批重点文化项目,推进图书馆 、美术馆 、博物馆等文化设施合理布局、有序建设。基本建成“图书馆之城”,大力推进博物馆建设。

    用通俗的数字表达就是,到2020年,全市文化站100%达到省一级站标准 ,80%达到省特级站标准 ,每万人拥有室内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1500平方米 ,公共文化服务各项指标位居全国先进水平。

    在“十三五”时期广州市重大文化设施建设项目表中可以看到,“十三五”期间,将完成越秀区少年儿童图书馆 、荔湾区图书馆新馆、白云区图书馆白云新城馆、花都图书馆新馆、番禺图书馆新馆、南沙图书馆新馆的建设。

    为提高公共文化场馆的使用效率,“规划”提出要打造公共文化场馆的服务联盟 ,加强馆际合作与共建共享服务 。例如,建立图书馆联盟,推进与省级公共图书馆、学校图书馆、科学与专业图书馆以及其他类型图书馆开展馆际互借、文献传递 、联合参考咨询等资源共建共享服务。

    而这也将进一步推进广州“图书馆之城”的建设。成为“图书馆之城”的广州,按常住人口算 ,平均每8万人将拥有一座图书馆(分馆),人均公共藏书册数不少于3册。同时建立通借通还服务网络 ,到2020年前实现镇(街道)图书馆通借通还 ,鼓励村(社区)图书室、服务点等参与通借通还 。

    根据“规划” ,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的建设步伐也将进一步推进,广州博物馆 、广州美术馆、广州文化馆、广州科学馆、南汉二陵博物馆、广州粤剧院等 ,也将在这五年内陆续建成。

    推动特色文化产业集聚

    文化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表现,但也可以成为经济的支撑部分。2015年,广州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913.28亿元,占GDP(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05%。广州高新区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区被认定为第二批“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广州国际媒体港获批为国家级广告产业园核心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已达8个 。

    12

    上篇:

    下篇 :

    350 45px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庆阳路77号比科新大厦  传真 :  电邮:303235380@qq.com 

    陇ICP备14001663号 人生就是博集团   版权所有 设计制作

  •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