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就是博

  • 这里写上图片的说明文字(前台显示)180 50px

    行业新闻

    大型储能电站 或可留住无限“风光”

    来源:中国能源网 | 作者:中国能源网 | 2018年10月9日() |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热点追踪

    近日 ,国家能源局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风电、光伏发电平价上网有关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再度引发行业讨论——“风光零补贴时代”或提前到来。

    作为清洁发电的新能源 ,光伏和风场发电的装机量正在快速发展,同时 ,行业也面临弃风、弃光和可再生能源并网消纳困难等一系列问题。“风光零补贴时代”的到来 ,是否会加剧行业面临的问题?对此 ,行业该如何应对?

    多位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 ,大型储能电站或将留住无限“风光” 。

    业内专家表示,造成弃风、弃光的原因包括,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随机性、间歇性和波动性难以控制,在电网薄弱地区容易引起电网电压和频率的不稳定性  。其中 ,东北 、华北和西北的弃风弃光率高 ,除了用电量增速趋缓、电源装机维持高位,以及用电负荷较低外,新能源发电送出线路有待进一步提升也是重要原因 。

    “在新能源发电侧建大型储能电站 ,具有规模大 、设备单位成本低、土地建设投入少、电网配套投资低等优势 ,对快速、大范围地解决各地调峰调频资源不足问题具有现实意义,能够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 ,缓解日益突出的弃风 、弃光问题 ,提高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水平 。”不久前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彦龙在首届全国发电侧储能技术及应用高层研讨会上指出 。

    刘彦龙介绍 ,今年以来,随着系统成本进一步降低以及各地支持政策的出台,储能在发电侧、电网侧 、电源侧项目正全面发力 ,紧锣密鼓规划与落地从兆瓦级 、几十兆瓦级到百兆瓦级的项目 ,将进一步从项目规划、系统集成、维护管理以及商业运营等方面,为我国大规模储能建设积累丰富的实战经验与数据。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朱军表示,目前 ,我国面临能源转型  ,以信息技术和储能技术为主要特征的多能互补成为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新潮流,并有望引领能源行业迈向多种能源深度融合 、集成互补的全新能源体系。

    朱军说,西北地区是我国能源发展总体布局 、西电东送的重要能源基地,国家也将西北地区定为多能互补基地 ,在青海 、甘肃、宁夏等省区,利用风能、太阳能、水能、煤炭、天然气等资源组合优势,使间歇性、低密度的可再生能源得以广泛有效的利用 。这促进了电网结构形态、规划设计、调度管理、运行控制以及使用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也为保证国家能源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持。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姚栓喜也表示 ,西勘院一直在储能领域不断探索和实践 ,目前在西北地区实施了20多个项目 ,开展了水光互补、军民融合、可再生能源局域网、光储发电等项目建设,而这些储能技术如何在新一轮能源变革中发挥优势和作用,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上篇 :

    下篇:

    350 45px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庆阳路77号比科新大厦  传真 :  电邮:303235380@qq.com 

    陇ICP备14001663号 人生就是博集团   版权所有 设计制作

  •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