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就是博

  • 这里写上图片的说明文字(前台显示)180 50px

    行业新闻

    我国能源从总量扩张转向提质增效

    来源:世纪能源网 | 作者 :世纪能源网 | 2018年3月20日() |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能源体系全方位转型,意味着电力将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从现代能源系统生产、消费和配置各环节看,均意味着电力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以电为中心、以电网为平台的特点日益显著。电力系统在第三次能源转型时代也经历着深刻的变革 ,为电力系统引领能源系统转型提供源源动力 。

    《展望》中表明 ,各类转型措施实施力度相对平衡:常规用能技术的能效提升速度逐步放缓,电气化水平不断上升,电锅炉 、电窑炉、热泵、智能家居、电动汽车等用电技术加快推广应用,天然气消费快速增长 ,煤炭消费减量化,石油消费相对稳定,终端能源消费结构稳步升级,终端能效水平稳步提升。新能源发展日益成熟 ,系统调节能力增强,电力系统“源—网—荷—储”协调发展局面逐步形成。

    国网能源研究院董事长(院长)张运洲表示 ,人类进入电气化时代以来,能源转型和电气化进程同步发展 ,两者关系日益密切、不可分割 。宏观上就是要推动能源朝着清洁、低碳 、高效 、智慧方向转型,微观上就是要加速能源供应和终端消费的电气化进程 。

    电气化水平持续提升

    未来我国将形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展望》点明,在能源利用技术发展、效率提升基础上 ,我国将推动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和电气化水平持续快速提升。

    终端能源需求即将进入增长饱和阶段,2035~2040年达到峰值后缓慢下降。按照发电煤耗法,中国一次能源需求约在2030年后进入平台期 ,总量稳定在57亿~58亿吨标准煤  。其中,化石能源需求在2025年前后达到峰值41亿~43亿吨标准  煤。按照电热当量法计算可再生能源发电量 ,则一次能源需求将在2030~2035年达到峰值 ,峰值水平降至48~50亿吨标准煤。

    在经济结构调整、用能技术进步和终端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等因素共同作用下 ,终端能源利用效率将持续提高,2050年能源消费强度将下降至四分之一。随着节能技术的大幅推广应用,我国基于用能技术的节能潜力释放逐步趋缓 ,基于用能结构升级的节能潜力贡献持续提升 。人均能源需求处于4.0~4.2吨标准煤,低于经合组织成员国平均水平,表明中国可以走高效节约道路 ,以更低的人均能源消费水平支撑经济长期增长,改善广大人民生活 。

    能源需求增长动力转换,用能部门结构朝着均衡方向变化。能源需求增长动力从工业部门转移到建筑和交通部门,工业、建筑、交通部门的终端用能占比从目前的6:2:1格局演变成4:3:3格局。工业用能需求在2025年前达到峰值后稳步下降,高耗能行业在工业部门中用能占比持续下降,交通和建筑部门用能持续增长 。

    123

    上篇:

    下篇:

    350 45px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庆阳路77号比科新大厦  传真:  电邮:303235380@qq.com 

    陇ICP备14001663号 人生就是博集团   版权所有 设计制作

  •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