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就是博

  • 这里写上图片的说明文字(前台显示)180 50px

    行业新闻

    新能源汽车报废在规范中前行

    来源 :中国能源网 | 作者:中国能源网 | 2018年8月21日() |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从行业发展来看,陈平认为 ,再生利用企业发展较快,以格林美、邦普 、华友钴业、广东光华、赣州豪鹏等为代表的一批典型企业,已具备相对成熟的废旧动力蓄电池再生利用技术,形成了批量化再生处置能力;梯次利用作为新兴事物尚处于探索阶段,目前中国铁塔公司在通信基站备能领域开展了规模化实践应用,国家电网、比亚迪等部分企业在储能等领域开展了一些试验性项目。

    后续管理方向已明确

    目前,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管理制度陆续出台 ,对于行业规范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不过 ,目前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行业仍存在不少问题仍待规范。陈平认为目前有三大问题需要正视:一是退役动力蓄电池快速分选重组、性能评价、残值评估等梯次利用技术在行业内储备不足 ,且缺乏标准化支撑 ;二是当前退役动力蓄电池的储运和拆解等成本较高 ,尚未形成规模化效应 ,在缺乏激励政策支持和成熟的市场化机制保障下,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经济性还不高;三是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和综合利用等企业还未形成有效的合作机制 ,在回收服务网点建设等方面的产业链资源共享程度不高 ,回收利用渠道建设相对缓慢。

    目前我国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框架基本搭建完成 ,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关于下一步开展管理工作的方向,陈平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完善配套政策措施。政府主管部门进一步研究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激励政策及措施,有效推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问题的解决;建立溯源信息比对核查机制;发布梯次利用产品认定及规范管理办法 ,规范退役电池梯次利用市场 ;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或设立产业基金,探索动力蓄电池残值交易等市场化模式。

    二是扎实做好试点工作。试点地区有关部门应加强统筹协调,开展废旧动力蓄电池的集中回收和规范化综合利用。

    三是加强技术攻关和标准体系建设 。引导汽车生产企业 、电池生产企业、综合利用企业等深入合作 ,促进“产学研用”合作,加强动力蓄电池高效拆解 、残值评估、梯次利用以及有价金属高效提取等共性技术和装备研发。同时,加快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有关标准的研究和立项工作,引领行业加快技术升级。

    四是加大宣传与引导。加强对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涉及的各相关主体的政策法规宣贯,促进企业责任意识的提升;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积极引导公众参与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规范移交动力蓄电池。

    新能源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待规范

    除了动力电池领域的发展规范外,整车报废拆解企业也亟需规范。

    123

    上篇:

    下篇:

    350 45px

    地址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庆阳路77号比科新大厦  传真:  电邮:303235380@qq.com 

    陇ICP备14001663号 人生就是博集团   版权所有 设计制作

  •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