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就是博

  • 这里写上图片的说明文字(前台显示)180 50px

    行业新闻

    构建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没有回头路

    来源 :中房网 | 作者:中房网 | 2019年3月26日() |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面对房地产市场出现的过度投资炒作的乱象,通过行政性政策可以抑制楼市短期过热投机 ,但市场主体与政府部门取向和依赖房地产的制度及机制病灶还在 ,投资投机一定条件下可能卷土重来 ,因此房地产调控须从短期和长期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和基础性制度两方面着手。

    受今年以来多地微调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社会上有人猜测“楼市调控很快将放松” 。对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倪虹近日表示,房地产市场调控不会动摇,会保持政策的连续性,所谓“一些城市取消限价政策”是不实消息。业内专家认为,目前房地产宏观调控的主基调没有变化,只是在“分类调控”中加强了“分类指导”,将权力和责任下移给地方政府 ,要求各城市根据自身情况因地制宜。

    我国楼市从严调控的主基调没有改变,今年将成为房地产长效机制取得突破的关键一年。本轮房地产调控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在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 、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的基础上,今后的调控手段和调控目标可能会有微调 ,但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基调和延续性不会改变。

    建立房地产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势在必行,且已经没有回头路可走。按照中央要求,要充分考虑到房地产市场特点,紧紧把握“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深入研究短期和长期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和基础性制度安排;要完善一揽子政策组合,引导投资行为,合理引导预期,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定;要调整和优化中长期供给体系,实现房地产市场动态均衡。

    建立房地产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有利于解决房地产现存的矛盾和问题 ,特别是解决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有利于抑制房地产泡沫 ,防止出现大起大落,实现房地产长期稳定健康发展。随着近几年房地产调控取得实效,建立房地产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的条件正在日渐成熟。

    近年来,房地产市场发展阶段性变化的特征显现。一方面 ,城市化进入中后期,房地产市场分化格局将进一步凸显,一、二线城市以及城市群的中心城市的住房需求持续旺盛,三、四线城市住房需求趋于稳定,甚至出现过剩。另一方面,经过多年的持续改善,目前我国城乡居民的住房条件已得到较大改善,住房需求将告别“从无到有”,转向“从有向好”的发展新阶段,对住房供给、市场体系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

    去年以来,国内一、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之所以趋稳,主要得益于近年来的限购 、限贷政策。但限购、限贷以及提高首付之类的政策 ,单纯在需求端进行抑制,非长久之策。而且从以往限购的经验看,虽然能在短时间内稳定房价 ,但随之而来的反弹终难避免 ,因为限购限贷都有时效性,而并未解决楼市过热的根本问题。

    12

    上篇:

    下篇:

    350 45px

    地址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庆阳路77号比科新大厦  传真 :  电邮:303235380@qq.com 

    陇ICP备14001663号 人生就是博集团   版权所有 设计制作

  •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