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就是博

  • 这里写上图片的说明文字(前台显示)180 50px

    行业新闻

    电动汽车产业2025年大爆发

    来源:中国能源网 | 作者 :中国能源网 | 2019年7月2日() |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统领作用 。日前,相关部门已经启动面向2035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着手为我国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进行顶层设计 。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路线图会如何演进?应如何看待当下产业的热点话题?本刊日前采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执行副理事长欧阳明高 ,他认为 ,电动汽车产业大发展将在2025年前后来临,到2035年新能源汽车将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深度融合发展。

    电动汽车产业2025年大爆发

    《能源评论》:我国电动汽车销量已连续4年位居世界首位,随着规模不断扩大,纯电动汽车的问题也逐渐暴露 ,比如续航、冬天续航里程缩短等,您如何评价动力电池技术的发展?

    欧阳明高:自2008年锂离子动力电池应用于电动汽车至今,实际装车产品的能量密度提高了2.5倍 ,实现了蓄电池领域百年来革命性的突破。过去没有人能预测这个突破,很多国际大公司都低估了这个技术进步 ,他们现在都在快速转变思维。

    从汽车使用的角度看,电池最重要的是体积能量密度而不是重量能量密度 ,锂离子电池在这方面最具优势 。锂硫电池 、锂空气电池 ,虽然理论重量能量密度比较高,但体积能量密度目前还很难超越锂离子电池。

    《能源评论》:锂离子电池具有成为动力电池主流技术的潜质,但也有人对高比能量动力电池的安全性提出质疑,目前其安全情况如何?有哪些有效的安全管控手段?未来电池技术应如何演进?

    欧阳明高:2018年出现了一些安全事故 ,这些事故车辆使用的电池基本上是2016年左右生产的,大多是NCM523体系。随着高镍的应用,电池的热稳定性将会变差,未来安全风险会更大,所以必须采取措施预防安全性问题。

    当前,从单体层面完全杜绝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尚不太现实,但是可以从电池系统的热机电设计与控制设计来防止诱发和蔓延,做到即便单体出现热失控也不会发生事故。从改善电池本身安全性出发,要发展新型的固态电解质电池。美国、欧洲和日本都在研发下一代固态电池,日本政府每年的研发经费达到50亿?100亿日元。中国电池产业虽然暂时取得优势,但国际竞争压力巨大 ,需要全力追赶固态电池前沿技术 。

    “十三五”新能源汽车总体专家组提出的电池路线图显示:总体上看 ,电池正极发展方向是减钴到无钴,负极将是硅的含量逐步提升,甚至是全硅 。电解质要减少有机溶剂 ,逐步提高锂盐的浓度,未来可能要开发全固态电解质,其大规模商业化估计在2025?2030年间。

    1234

    上篇 :

    下篇:

    350 45px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庆阳路77号比科新大厦  传真 :  电邮:303235380@qq.com 

    陇ICP备14001663号 人生就是博集团   版权所有 设计制作

  •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