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就是博

  • 这里写上图片的说明文字(前台显示)180 50px

    行业新闻

    中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的现状及发展

    来源:中国能源网 | 作者:中国能源网 | 2020年12月8日() |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12月4-5日,“2020中国(四川)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高峰论坛暨《车用氢能蓝皮书(2020)》发布会”在成都举办,同济大学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研究所所长章桐教授分享了他的观点。他的演讲题目是《中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的现状及发展》。

    我国发展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有迫切性。19年我国石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分别为70.8%和43%,近年来 ,原油和天然气的自给率逐年下降,我国的能源安全有一定的潜在威胁;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有助于我国兑现《巴黎协定》中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承诺;203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总比例将达到20%,氢能可作为能源互联及可再生能源储存的媒介;我国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势在必行,燃料电池汽车零排放的特点可帮助我国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电动汽车存在电池寿命及电网能力的限制 ,充电场地的紧缺性也限制了电动汽车的发展,燃料电池汽车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电动汽车的不足 。“推进氢能利用,发展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符合突破关键技术 ,推动能源技术革命以及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 。” 章桐说 。

    目前我国已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FC动力总成技术平台 ,形成了燃料电池发动机 ,动力电池,DC /DC转换器 ,驱动电机,储氢与供氢系统等关键零部件配套研发体系,形成了百辆级燃料电池整车生产能力,并完成了大规模示范运营 。

    制氢方面来看,国内仍以化石能源制氢为主,工业副产制氢愈加受到重视,氯碱工业副产氢的路线可满足产业链下游燃料电池汽车的氢气需求,利用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成为终极能源解决方案。

    储氢方面来看,高压气态储氢技术市场占比超过90%,固定式高压储氢技术,固态储氢材料研究方面已达国际水平 ,但国产车载高压储氢罐的储氢质量密度为3% ,还没有达到6.5%的水平。

    运氢方面来看,管道输送适用于大规模运输氢气的场合,目前国内也有数条长50公里、承压2~4MPa的输氢管道正在运行中,但管网的布局尚待完善。

    加注方面来看,国内加氢站使用外部供氢与高压气态氢的组合 ,今后将向单位储氢量更大且无需高能耗气体压缩环节的液态氢加速发展。

    截至2020年11月,我国累计建成88座加氢站,相比2019年新增27座,其中已投入运营的有80座,这些加氢站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预计2020年底,我国加氢站数量将达到100座 ,2030年建成1000座。截至2020年7月 ,我国累计推广燃料电池汽车7200辆 ,成为世界上应用燃料电池商用车最多的国家 ,应用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及京津地区 。

    123

    上篇 :

    下篇:

    350 45px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庆阳路77号比科新大厦  传真:  电邮:303235380@qq.com 

    陇ICP备14001663号 人生就是博集团   版权所有 设计制作

  •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