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就是博

  • 这里写上图片的说明文字(前台显示)180 50px

    行业新闻

    石油工业“海陆并重”,开发海洋宝藏

    来源 :百家号 | 作者:人民资讯 | 2021年9月14日() |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海底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石油资源。国际能源署估计,全球油气资源量三分之一位于海洋。另据美国石油地质学家估计,世界上光是水深300米以内的海底就有约1000亿吨的原油、500亿吨的二次可采原油以及300亿吨的重质原油。

    从陆地走向海洋、从浅海走向深海、从深海走向极深海 ,世界石油工业澎湃前行的洪流中,中国海油人正奋力前行 。

    1990年9月13日 ,我国第一个年产百万吨原油的海上油田——惠州21-1油田正式投产出油;2010年12月19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海域年油气产量首次突破5000万吨油当量 。兴海强国是几代中国人的梦想 。

    早期通过合资克服技术困难

    北京中华世纪坛记载5000年中华文明的青铜甬道上,1966年有这样一条记录 ,“在渤海湾用固定平台钻成第一口石油探井”。

    时间拨回1956年,当时的石油部发出“上山、下海、大战平原”的号召,组织力量下海找油 。然而 ,刚取得大庆油田会战胜利的石油人发现,从陆上到海上,相隔几十米深海水带来的难度 ,绝不亚于几千米地层。

    究其原因,海上石油开采具有高风险、高科技 、高投资的特点。隔了一层水 ,海上采油成本就是陆上的6到10倍 。加上当时缺乏资金,没有技术 ,装备落后,石油人在海上的早期勘探,经历了一段低迷、探索的时期 。到1981年,只有渤海3个小油田投入试验性开发,累计生产原油仅96.3万吨 。

    1982年1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条例》颁布。半个月后 ,2月15日 ,经国务院批准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成立。

    对外合作初期 ,体制机制的碰撞 ,管理理念的冲突,令海油人倍感压力。他们深知必须作出改变——树立效益效率观念,改革落后的体制机制 ,利用外资推动勘探开发 ,引进世界先进的技术设备 ,在管理经验 、安全理念、法律法规等方面与国外接轨。

    1990年9月13日,我国第一个年产百万吨原油的海上油田——惠州21-1油田正式投产出油 。据悉,惠州21-1油田位于香港东南方160公里处的海域,由中海油南海东部石油公司同意大利阿吉普(海外)有限公司、美国雪佛龙海外石油有限公司、美国德士古石油玛茨莎皮(荷兰)B·V·公司组成的ACT集团合作开发 ,是深度2800米至3000米的砂岩油藏,油质好。

    惠州21-1油田的投产,标志着我国南海东部的油田已进入勘探、开发和生产并进的新阶段。投产后,高峰时每天可产原油4000吨,年生产能力可达100多万吨 。

    1993年8月31日 ,当时我国最大的海上油田——绥中36-1油田投产 。该油田位于辽东湾海域,西距绥中县50公里处,是我国第一个储量超亿吨的海上大油田 ,含油面积24平方公里,基本探明储量1. 9亿吨,总储量2.5亿吨。

    12

    上篇 :

    下篇 :

    350 45px

    地址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庆阳路77号比科新大厦  传真:  电邮 :303235380@qq.com 

    陇ICP备14001663号 人生就是博集团   版权所有 设计制作

  •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