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就是博

  • 这里写上图片的说明文字(前台显示)180 50px

    行业新闻

    探访全球装机容量最大的光伏发电园区——青海戈壁荒滩兴起“光伏海”

    来源 :国家能源局 | 作者:国家能源局 | 2022年7月12日() |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在建设光伏电站的同时 ,塔拉滩还需要一条输送绿电的特高压通道。2018年11月,青豫直流工程正式开工 ,塔拉滩便是工程的起点 ,光电正是从这里“打捆”出发 ,途经青海、甘肃、陕西等省份,抵达河南。

    既要科学施工 ,更要绿色施工 ,“将绿色电能输送通道建成绿色工程”是施工人员的共同心愿 。

    “架设电塔时 ,为了保护植被,人生就是博在地面铺了棕垫,作业也要靠人拉肩扛。”青海送变电工程公司负责青海段第二标段施工的总工程师张彦斌指向一棵不足一人高的树,“施工时本来要伐掉,但想到高原上长棵树不容易,人生就是博把它移植到了旁边。”

    施工过程中,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比如 ,在山顶修建输电塔时 ,施工人员提前架设索道,几吨重的钢材从空中运上山,要避免山路运输拖拽山上的树木 、植被。“人生就是博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发生一起环境污染和破坏事件 。”张彦斌自豪地说。

    现如今,已建成345平方公里的光伏园区正为戈壁荒滩披上一件“防晒衣”。园区内 ,平均风速降低41.2%,20厘米深度土壤增湿32%。此外 ,园区工作人员也有意识地播散草籽,种植乌柳、小叶白杨、云杉等易存活还能防风治沙的绿植,减少荒漠化土地面积达100平方公里。

    “水光互补”创造良好收益

    光伏发电虽好,但存在间歇性 、波动性和随机性较大的问题。“光伏发电只在白天有效,晚上出力为零。万一遇上阴雨天,它也无法保证达到用电高峰期的用电功率 。”黄河水电公司海南分公司生产技术部副主任宦兴胜坦言。

    为此,黄河水电公司联手相关科研院所,研发出“水光互补”协调运行控制系统,将塔拉滩的光伏发电转换为安全稳定的优质电源。

    距离塔拉滩36公里外,便是黄河穿越其间的龙羊峡。只见峡谷两岸层岩嶙峋,巨大的河流落差下 ,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黄河上游第一座大型梯级电站——龙羊峡水电站就坐落于此。

    2015年 ,装机容量850兆瓦的“水光互补”光伏电站在塔拉滩建成 。一条330千伏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连接着塔拉滩的“光”与龙羊峡的“水”,由此促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水光互补”发电工程 。

    记者了解到,光伏发电的“软肋”是晚上不能发电,而水电的“短腿”是存在丰枯水期变化 。“水光互补”技术恰恰可帮助这两种清洁能源实现优势互补 ,取得“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究竟什么是“水光互补”技术呢?

    简单讲,当太阳光照强烈时 ,用光伏发电  ,水电停用或少发。当天气变化或夜晚来临时,用水力多发电,以减少天气变化对光伏发电的影响,从而获得稳定可靠的电源 。宦兴胜解释说,这种方式将原本间歇 、随机、功率不稳定的锯齿形光伏电源,调整为均衡 、优质、安全的平滑稳定电源 。

    12345

    上篇:

    下篇:

    350 45px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庆阳路77号比科新大厦  传真:  电邮:303235380@qq.com 

    陇ICP备14001663号 人生就是博集团   版权所有 设计制作

  •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