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就是博

  • 这里写上图片的说明文字(前台显示)180 50px

    行业新闻

    我国民间五大传统民居建筑形式

    来源:百家号 | 作者:伸手半边天 | 2024年1月6日() |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靠山式——崖庄窑,它一般是在山畔 ,沟边,利用崖势 ,先将崖面削平,然后修庄挖窑。

    下沉式——土坑窑,这种窑都在平原大坳上修建 ,先将平地挖一个长方形的大坑,一般深五至八米,将坑内四面削成崖面 ,然后在四面崖上挖窑洞。

    砖砌式——箍窑一般是用土胚和麦草黄泥浆砌成基墙,拱圈窑顶而成 。窑顶上填土呈双坡面,用麦草泥浆抹光,前后压短椽挑檐,有钱的人还在卜面盖上青瓦 ,远看像房,近看是窑 。

    窑洞可谓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因地制宜,冬暖夏凉,节约成本 ,别的盖房子是增势,添材料;窑洞减势,往外掏材料。

    四、广西“杆栏式”

    广西的“杆栏式”也称高脚房屋建筑 ,以竹,木,茅草为建筑材料,分上下两层结构,上层住人 ,下层养牲畜。在潮湿炎热的南方 ,既防潮,又通风,还可以御蛇、虫和野兽的侵害。随着傣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景洪的曼景兰村寨己出现了许多砖石、水泥现代建筑材料建成的干栏式建筑,干栏建筑的历史十分悠久,在云南省内的出土文物已向人生就是博展现了秦汉时期云南干栏式建筑的真实风貌 。至今,在中国南方,除傣族外  ,还有许多其它少数民族也是居住这种干栏式建筑的房屋。

    材料体现地方特色,西南地方湿热,地上各种蛇虫鼠蚁多 。干栏式立地高,避免潮气,和虫蚁入侵。

    五、云南“一颗印”

    云南滇中高原地区,四季如春,无严寒 ,多风 。故住房墙厚重。最常见的形式是毗连式三间四耳,即正房三间 ,耳房东西各两间,有些还在正房对面,即进门处建有倒座 。通常为楼房,为节省用地,改善房间的气候,促成阴凉,采用了小天井 。外墙一般无窗、高墙 ,主要是为了挡风沙和安全,住宅地盘方整,外观方整,当地称"一颗印"。

    一颗印建筑紧凑 ,体现了西南地区的土地状况,都是坝子和河间谷底 ,土地小而零碎。房屋合拢,室内阴凉,适于南方温度。

    12

    上篇:

    下篇 :

    350 45px

    地址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庆阳路77号比科新大厦  传真  :  电邮 :303235380@qq.com 

    陇ICP备14001663号 人生就是博集团   版权所有 设计制作

  •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