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就是博

  • 这里写上图片的说明文字(前台显示)180 50px

    行业新闻

    动力电池标准化为何“迟疑不前” ?

    来源 :中国能源网 | 作者:中国能源网 | 2020年12月22日() |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动力电池标准化一直是动力电池行业期望实现的目标 ,其标准化的实现将会极大促进行业的发展。但目前从现实来看,动力电池标准化虽然呼吁很多,也有国家政策和顶层规划支持,但业界却始终透着一股“雷声大雨点小”的怪异,推进速度缓慢迟疑 ,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

    推动产业链持续发展 电池标准化将成必然

    动力电池的标准化一直是动力电池行业期望实现的目标,其标准化的进程如何将多维度影响动力电池产业链的发展。

    首先,电池标准化将是换电模式得以推进的关键。“在实现换电模式的过程中,一定要实现标准化 ,包括汽车的标准化 ,连接部件的标准化,其中最为关键的是电池的标准化。”赢合科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目前换电产业主要局限于运营车辆等相对较少的领域 ,一旦电池标准化得以实现,不仅将会极大提高换电效率,而且可以促使换电产业的领域继续扩大,推动换电产业进一步发展。

    其实,动力电池如果实现了标准化以后 ,不光可以“造福”换电产业 ,还能在其他多个领域“大显身手” 。

    “电池标准化以后,设备的利用率 ,产品的一致性,产品的合格率将会全部提升。”赢合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 。“电池应该做成标准化。我统计了某个企业生产的电池,大概有五六十个尺寸规格,这意味着(他们企业)有不同的生产线。假如说(定制的电池标准)稍有变化,对应生产线就可能不能用。”深圳吉阳科技董事长阳如坤说道,“(有了电池的标准化) ,未来整个电池的制造成本有30-50%的降本空间”。

    无疑,“电池的标准化”将能从延长生产线使用周期、提高产品一致性 、提升产品合格率等方面极大地减少电池生产成本。

    此外,在对退役动力电池的处理上,“电池标准化”将同样可以“大展拳脚”。

    一直以来 ,退役电池的梯次利用 、回收是退役电池处理的重要环节。据悉,虽然我国电动汽车车载动力电池尚未出现大规模退役,但目前对小规模退役电池的处理探索,可以为未来更大规模退役电池的处理提供借鉴。

    目前由于生产工艺 、设计思路的不同,加之多样性的服役和不同的使用时间、应用车型等,造成退役的动力电池类型繁多 。

    值得注意的是,电池标准的不统一导致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或者拆解时极为不便:如果选用自动化拆解,对生产线的柔性配置要求高 ,增加了处置成本;如果是人工拆解,技能水平会影响动力电池回收过程中的成品率 ,同时在手工拆解过程中,废旧动力电池短路、漏液可能导致起火或者爆炸,有很大的安全和环保隐患 。如果动力电池全部实现了标准化,那么对退役电池的处理将会更容易,也更有效率。

    123

    上篇:

    下篇 :

    350 45px

    地址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庆阳路77号比科新大厦  传真:  电邮 :303235380@qq.com 

    陇ICP备14001663号 人生就是博集团   版权所有 设计制作

  • XML地图